專家觀點:加快實施區域農田土壤污染防治與治理修復重大工程
原文引(yin)自:江蘇人大網,標題《沈仁(ren)芳:加快實施(shi)區域農田土壤污染防(fang)治與治理(li)修復重大工程(cheng)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全篇貫穿著“情”和“實”,情懷滿滿,干貨多多。理想與實干并舉,數據與金句齊飛,引來代表們的數十次掌聲,報告結束后是長時間的熱烈掌聲。報告內容極為豐富,亮點紛呈。特別是,2018年是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,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。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,全國各族人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,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取得新的重大進展。我為我們國家的發展感到非常自豪。其中我最關心的也是感受最深的是: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,污染防治得到加強,全面開展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2019年還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大力推動綠色發展。強化土壤污染防治。
我們知道土壤安全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基礎。土壤圈是地球表層系統最為活躍的圈層,聯接著大氣圈、水圈、巖石圈和生物圈,具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。當前,我國土壤污染的區域性、流域性問題突出,尤其是區域性土壤酸化加劇了土壤污染危害,對食品安全、人居環境、國民健康構成威脅。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,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,突出重點區域、行業和污染物,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,有效防范風險,讓老百姓吃得放心、住得安心。去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》,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因此,亟需加快推進我國區域土壤污染防治與治理修復分區策略,提升國家土壤污染治理修復科技創新(xin)能力,為落實國家(jia)生態文明建(jian)設重大戰(zhan)略需求(qiu)提供科技支撐。
一、加快實施區域農田土壤污染防治與治理修復重大工程
與農產品(pin)超(chao)標問題,實施區域土(tu)(tu)壤酸化的分類(lei)阻控綜合治理(li)方(fang)案,采用農田土(tu)(tu)壤高效凈土(tu)(tu)成套技術,建立耕(geng)地(di)休耕(geng)修(xiu)復技術體(ti)系,配套經濟實用持久性鈍化修(xiu)復材料(liao)及施用技術與裝備,實施從源(yuan)頭至農地(di)土(tu)(tu)壤重金(jin)屬(shu)污(wu)染源(yuan)頭控制-過(guo)程阻斷-末(mo)端(duan)凈化-綜合開發利用的工程化技術應用示范,為解決(jue)我國問題、保障農產品(pin)安全提(ti)供(gong)可(ke)復制推廣的系統解決(jue)方(fang)案。
二、加快實施區域場地土壤污染防治與治理修復重大工程
針對我國(guo)突出的場(chang)地(di)(di)(di)復(fu)合(he)有(you)(you)機(ji)污染(ran)高風險(xian)(xian)問題,尤其是(shi)長江經(jing)濟(ji)帶場(chang)地(di)(di)(di)揮發(fa)性(xing)有(you)(you)機(ji)污染(ran)與(yu)(yu)居(ju)民健康高風險(xian)(xian)問題,研(yan)發(fa)采用(yong)(yong)綠色-高效-低耗(hao)的場(chang)地(di)(di)(di)原位強化生物修(xiu)復(fu)技(ji)術(shu)與(yu)(yu)裝備(bei)體系,實施鋼鐵(tie)和(he)化工兩大行業場(chang)地(di)(di)(di)易擴散有(you)(you)機(ji)污染(ran)風險(xian)(xian)管控與(yu)(yu)修(xiu)復(fu)及開(kai)發(fa)利用(yong)(yong)的規模化工程技(ji)術(shu)應用(yong)(yong)示范(fan),在長江經(jing)濟(ji)帶建立千畝級(ji)集成示范(fan)樣(yang)板,為解(jie)決我國(guo)城市場(chang)地(di)(di)(di)復(fu)合(he)有(you)(you)機(ji)污染(ran)問題提供可復(fu)制可推廣的系統解(jie)決方(fang)案。
三、加快推進土壤污染修復領域科技平臺建設與成果轉化
盡早啟動“土壤污染與修復國家重點實驗室”建設工作,重點支持農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、污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等國家工程實驗室,完善與土壤環境相關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臺站建設,為土壤修復設備本土(tu)化(hua)創(chuang)造應用(yong)條(tiao)件(jian)。
發揮國家(jia)可持續發展示(shi)范區(qu)、國家(jia)生態文(wen)明先行示(shi)范區(qu)、國家(jia)農(nong)業(ye)科技園區(qu)、國家(jia)高新技術產(chan)業(ye)開發區(qu)等(deng)載體作用,基于全國六大土(tu)壤(rang)污(wu)染(ran)修(xiu)復(fu)(fu)(fu)先行區(qu)建(jian)設(she)模式,構建(jian)土(tu)壤(rang)污(wu)染(ran)治理與修(xiu)復(fu)(fu)(fu)科技成果轉(zhuan)移轉(zhuan)化機(ji)制,建(jian)立國家(jia)及地方土(tu)壤(rang)污(wu)染(ran)治理與修(xiu)復(fu)(fu)(fu)科技成果轉(zhuan)化平臺,推動土(tu)壤(rang)修(xiu)復(fu)(fu)(fu)產(chan)業(ye)的快速(su)發展。
四、加快構建土壤污染修復行業監管技術體系
進(jin)一(yi)(yi)步提升我國(guo)土壤(rang)(rang)污(wu)染精(jing)(jing)細調查、精(jing)(jing)確評估、精(jing)(jing)準修復的“三精(jing)(jing)”系(xi)(xi)列技術規范和質量監管體(ti)(ti)系(xi)(xi),提高土壤(rang)(rang)修復行業(ye)準入條件(jian),建(jian)立(li)完整的行業(ye)監管體(ti)(ti)系(xi)(xi);加(jia)強(qiang)第(di)三方評估體(ti)(ti)系(xi)(xi)建(jian)設、建(jian)立(li)終生責(ze)任追究制(zhi)度(du);進(jin)一(yi)(yi)步完善規范土壤(rang)(rang)修復市場行為(wei)體(ti)(ti)系(xi)(xi)。